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

國家電影資料館應立刻正名!

2009/9/21刊於台灣時報,9/22刊於台灣日報

最近因為高雄電影節之故,開始有人注意到「由政府編列預算,受政府督導運作」之「國家電影資料館」的英文名稱用的是「CHINESE TAIPEI FILM ARCHIVE」,事實上,這個令人芒刺在背的「CHINESE TAIPEI」,每天都出現在我的上班途中,明明是國內的地標,但捷運板南線的善導寺站出口指示牌上,寫的卻是「中華台北」,「CHINESE TAIPEI」竟然是「國家」電影資料館的英文譯名!

「國家電影資料館」之前身為「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」附設之電影圖書館,於1979年由行政院新聞局與民間共同集資成立,在1989年正式易名,升 格為國家等級的保存電影文化資產之專門機構,為國際電影資料館(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chives du Film , FIAF)之會員,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指導運作之國際性機構,我國於1992年申請加入該聯盟,取得觀察會員之資格,1995年4月獲通過成為正式會員。

據報導,當初是為了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但因中國打壓,包括了台灣或是ROC這兩個名稱都不被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所接受,於是在當時新聞局長胡志強授意下,採用奧會模式的名稱。

台灣被迫更改國號,以各式各樣奇怪的名稱參與國際組織,不論是「台澎金馬關稅領域」、「Taipei China」或是「Chinese Taipei」,也不管中間有沒有逗號,當然是受制於中國的壓力,這些稱號都是中國封殺台灣外交空間的政治產物,是台灣備受羞辱、委曲求全、不得不接受的名稱。但中華民國國旗、國歌亦屢遭國際社會打壓,難道我們在國內從此就不唱國歌、不升國旗了嗎?還是「先生府」今後要換成「台澎金馬關稅領域」區公所的招牌?

在台灣,是我們的地盤,我們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名字,捷運出口站的指示地標誰又管得著了?請中國國民黨政府立刻正名為「NATIONAL FILM ARCHIVE」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