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

期待台灣的貝比魯斯

(2000/6/30刊於中國時報)

新政府上任後,儼然成了青天大老爺,讓所有的「冤案」全有了翻案的契機,從核四、蘇建和到多元入學方案,當然,職棒也不例外。

振興棒壇,兩聯盟合併是一定會被提起的,「合併」成了讓台灣職棒起死回生的貝比魯斯。目前的棒球生態確實容不下兩個聯盟,但是別忘了誰是問題的始作俑者,又合併的基準何在?根據種種跡象及風聲顯示,兩聯盟各四隊極有可能合併為六隊,乍看之下,各淘汰一隊似乎是順理成章的公平法則,但台灣大聯盟的四支球隊同屬一家公司,一個老闆,球隊、球迷的認同錯亂,總冠軍賽的同室操戈,比同額競選還要冷場,不管誰輸誰贏,背後的老闆都是最大贏家,也難免令人有控制球賽、大撈商業利益的聯想。而其刻意營造的主客場制,葫蘆裏究竟在賣什麼藥?沒有在地代表性、關連性的主場球隊,根本毫無意義,球迷不會因為多了地區名號,就忽然湧起認同感,和球隊成了命運共同體,試問這樣的經營模式,有什麼立場談條件?那魯灣大挖高中球員、破壞役男不打職棒的遊戲規則,這樣踐踏棒球生態、目中無人的行徑,要合併,先把責任清償了再談。

面對職棒亂象,新任體委會主委尚在整裝,倒是原先呼聲頗高的棒球縣長喊話了,余縣長身穿年代球衣為其宣傳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,揮之不去;而阿扁總統上任後,又到那魯灣的場子主持開球儀式,種種「倒戈」的行為,真是讓中華聯盟的球迷眼紅透了,不得不站出來為其叫屈,而在這樣的立足點談合併,更是把中華聯盟的球迷們嚇出一身冷汗,只能徒呼台灣大聯盟真是得天獨厚,難不成因為冠了「台灣」二個字就能呼風喚雨、集三千寵愛於一身?
兩聯盟合併真是讓台灣棒球起死回生的貝比魯斯嗎?同樣的,把職棒低迷歸咎於賭博,都是把問題過度簡化了。台灣的體育政策,一直停留在鍛鍊強健體魄的層次,和文化是八竿子打不著的。在台灣,體育是頭腦簡單、四肢發達的人在玩的,是消磨時間的人在看的,連體委會主委的官位,都被拿來當做政治人物重要與否的檢視工具。而我們的教育制度,一直奉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為最高指導原則,不會念書「只好」去打球、畫畫、學音樂,人文教育、多元價值的培養,根本搭不上教育列車。在追逐金錢的功利社會、球員呼應「安定大賺錢」這樣主流的社會價值觀下,球迷能期待台灣有什麼清新的棒球環境?

一直認為,運動興盛與否是國力的象徵,強健的體魄早是老生常談,自不在話下,「文化」才是國民生活品質、生命價值的呈現,當台灣開始重視運動文化、多元價值時,才是真正能拯救職棒的貝比魯斯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