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

那魯灣憑什麼拉中職陪葬?(一位兄弟象迷的怒吼)

(2002/10/20同時刊在中國時報、自由時報、台灣日報)

中職總冠軍戰結束隔天,翻開報紙一看,球迷個個血脈賁張,不是讚歎兄弟的超速二連霸,也不是扼腕中信的全軍覆沒,而是字字濺血的「末代冠軍」四個字。

「兩聯盟合併」成了例行賽,每年被提起,「整頓棒壇」、「整合職棒資源」的口號也是每年必喊,但同樣的戲碼,今年,卻上演著史無前例、獅子大開口的喊價籌碼。據報導,兩聯盟由體委會主導,簽定「合併意向書」,開出的條件是兩職棒聯盟必須解散並資遣員工,另外中華職棒必須再支付台灣大聯盟八千萬,購買那魯灣球隊的股權,且新聯盟的轉播權,年代又有優先權,當此一協議內容披露,球迷的怒火,馬上在網路上引爆、延燒!紛紛發出「喪權辱盟」、「割地賠款」等怒吼聲!這種不合理、不公道的合併基礎,對中職,對球迷,簡直是天大的恥辱!

職棒是商業行為,在商言商,在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下,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,是眾所週知的遊戲規則,中華職棒經營了十三年,在度過了幾年的蕭條期後,去年的季後賽再度點燃了球迷熱血,支持熱力完全反映在今年的票房上,就拿總冠軍戰來看,中職第一戰在天母爆滿的一萬一千人,就抵過那魯灣五場的一萬零九百人,這樣懸殊的數字,在在說明了兩聯盟互相競爭的結果,中職票房長紅、人氣沸騰,優勝劣敗,有目共睹,台灣大聯盟有什麼立場跟人家談條件?有什麼籌碼要求人家購買股權?不堪虧損、經營不善的是台灣大聯盟,中華職棒持續賣座,挺過最艱困的低迷時期,正值票房佳,人氣旺的回春期,為什麼還要倒貼合併?打了勝仗的中華聯盟為什麼要解散?為什麼要改名?共體時艱的工作人員為什麼要遣散?那魯灣撐不下去,憑什麼拉中職陪葬?

台灣大聯盟成立後,砸下重金,接二連三地將中職各隊明星球員惡性挖角,報復色彩濃厚,不管球技如何,甲組、乙組、有無合約在身或是服役中,全部照單全收,大力向業餘選手招手,完全置棒球生態、球員斷層等問題於不顧,職棒環境的蕭條,台灣大聯盟絕對難辭其咎。現在這個破壞台灣職棒生態的罪魁禍首,惡行之後竟擺著一副高姿態的來要求合併,還忝不知恥地要求八千萬元的股權,試圖再從中職身上,撈回一些好處。有人說,兩聯盟合併對雙方都有利,但從這份不平等的合併意向書中,實在看不出對中職有何好處?

體委會振興棒壇心切,將合併視為勢在必行的萬靈丹,但在二聯盟進行合併事宜時,請先聽聽球迷的聲音,並深入了解兩聯盟的生態!合併,所有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嗎?新的聯盟,真能炒熱國內職棒環境?合併就可以刺激球迷進場?合併一個沒有票房的聯盟,對振興職棒環境有什麼裨益?

現在球迷掌握訊息的管道,完全得自於各媒體放出來的風聲、有心人的放話及網路上風聲鶴唳的小道消息,到底合併意向書內容如何?合併事宜進度如何?興農會不會被合併?中職會不會解散?要不要付八千萬?會不會改名?檯面下的運作,球迷的權益會不會被犧牲?球迷的熱情,會不會被出賣?種種疑惑,完全得不到官方的證實。更令人氣結的是,有心人士一再炒作,企圖塑造中職不願配合並從中作梗的假象,甚至將矛頭直指象隊,聲稱象隊是阻礙合併、破壞棒壇發展的絆腳石,還語帶威脅的說出象隊將被聯合抵制、遭到孤立等等話語,使出各種卑劣手段,遂行其挑撥離間之計。

中華職棒今年的票房,是球迷聯手撐起的一片天,中職並沒有窮途末路、打不下去,山窮水盡的是台灣大聯盟,洪瑞河領隊說得對,沒有必要為了合併而合併。身為棒球迷、象迷及中職支持者,在此發出怒吼,堅決反對兩聯盟合併,堅決反對中職向那魯灣妥協!

沒有留言: